北部湾棱皮树蛙(学名:Theloderma corticale)是树蛙科、棱皮树蛙属的两栖动物。体较扁平;头长大于头宽;吻圆而高,吻棱明显;鼓膜大而明显;型骨齿细小,舌后端缺刻深。前肢长,指宽扁,关节下瘤及外掌突明显,有指基下瘤。后肢细长;趾间蹼发达;内蹠突小,外蹠突小而圆;蹠部在第三趾的下面有3颗明显的疣粒。皮肤很粗糙。整个身体背面及头侧满布大小疣粒。腹面咽喉部及前胸、前肢腹面疣粒较隆起,胸、腹部及股腹面为扁平疣。背面为鲜绿色,有不规则的深色斑;鼓膜为绿色;体侧绿色较浅;趾间蹼绿色。整个腹面为浅绿色与紫黑褐色交织成不规则的细云斑,疣粒为乳黄色。虹彩为黑色与黄绿色交织成细网纹。
上海花千坊北部湾棱皮树蛙生活的环境多是阔叶林或混交林,生活海拔跨度从400米到1500米。白天隐匿在常年有积水的枯枝落叶下,体色与自然环境极为相似。当触碰或抓住北部湾棱皮树蛙时,其身体收缩,呈假死状。分布于中国、越南、老挝。
上海花千坊北部湾棱皮树蛙生活的环境多是阔叶林或混交林,植被类型主要有中亚热带典型的常绿阔叶林、季雨林化常绿阔叶林和季节性雨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北热带岩溶石季节性雨林、石灰岩石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热带常绿季雨林、热带山地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典型常绿阔叶林、热带亚高山矮林和山顶灌丛等。生活海拔跨度从400米到1500米。
世界分布:中国、越南、老挝。
上海花千坊中国分布:广东(乳源县)、广西(金秀、靖西、龙胜县)、云南(南部)、海南(乐东尖峰岭)。
上海花千坊雄蛙体长61.3毫米;体较扁平;头长大于头宽;吻圆而高,平直向下至唇缘,上方有两个突出的大疣,鼻孔位于这对疣的两外侧,故鼻孔极近吻端,两鼻孔之间显得下陷;吻棱明显,烦部向外侧倾斜;鼻间距小于眼间距;鼓膜大而明显,直径与第三指吸盘等宽,而略小于眼径;型骨齿细小,两齿列位于内鼻孔前内侧,左、右相距甚宽;舌后端缺刻深。
上海花千坊前肢长,前臂及手长大于体长的一半;指端吸盘大且有边缘沟,边缘沟将吸盘分隔成背腹面,背面可见到“Y”形骨迹,第一指吸盘较小;指长顺序为3、4,2、1;指宽扁,外侧2指显然具蹼迹;关节下瘤及外掌突明显,有指基下瘤。后肢细长,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前角,胫长略超过体长之半,胫宽为胫长的1/5;趾端与指端同,仅吸盘较小;第三、第五趾几乎等长,几乎达第四趾远端关节下瘤;趾间蹼发达,内侧3趾及第五趾蹼达吸盘基部,第四趾两侧的蹼达远端关节下瘤,并以缘膜达吸盘;外侧间蹠蹼不甚发达;关节下瘤小;内蹠突小,椭圆形,外蹠突小而圆;蹠部在第三趾的下面有3颗明显的疣粒。
皮肤很粗糙。整个身体背面及头侧满布大小疣粒,较大的疣粒分布在吻棱、头顶、上眼睑,背部及肛周围,排列比较对称;四肢上包括指、趾背面的大疣粒沿黑色横纹排列;疣粒上有成簇的小痣粒,多者数十枚,少者仅一两枚,根据疣粒大小而定;颞褶上有疣,因此颞褶并不明显;鼓膜上有小疣粒;前臂外侧及附外侧至指、趾,有向外突出成锯齿状的疣,疣间距离几相等,后肢上的更为明显,约有9个突疣;体侧的犹较低平。腹面咽喉部及前胸、前肢腹面疣粒较隆起,胸、腹部及股腹面为扁平疣。
生活时颜色极美丽。背面为鲜绿色,有不规则的深色斑,在深色处有对称或不对称的大疣粒,其上为深橘红色;鼓膜为绿色;体侧绿色较浅;四肢背面有橘红与绿色相间的横纹,在股、胫部的各有3条;肛部后端及四肢远端外侧锯齿状疣为乳黄色;指、趾端吸盘浅绿色,吸盘的游离缘色深,此深色纹沿指、趾吸盘的背中线呈“Y”形,达吸盘基部;趾间蹼绿色。整个腹面为浅绿色与紫黑褐色交织成不规则的细云斑,疣粒为乳黄色。虹彩为黑色与黄绿色交织成细网纹。液浸标本橘红色部位消退,绿色部位呈蓝绿色。
上海花千坊雄蛙第一指背面基部有乳白色婚垫;无声囊;背侧有雄性线。
上海花千坊北部湾棱皮树蛙白天隐匿在常年有积水的枯枝落叶下,由于体色与自然环境极为相似,因此极难发现。当触碰或抓住北部湾棱皮树蛙时,其身体收缩,呈假死状。
上海花千坊在中国不同地区繁殖季节略有不同,在海南,3月中旬可采到卵,卵粒数量约30枚,而在广西十万大山4月底才见到卵,卵粒数量8-12枚不等,孵化时间半个月左右,6个月左右完成变态。北部湾棱皮树蛙在静水坑中繁殖,多选择较大树洞、永久或临时小积水坑或水桶、落叶较多的潮湿林区环境,也见于有积水坑或积水桶的阔叶林林缘人工林。
上海花千坊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 ver 3.1——无危(LC)。
上海花千坊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上海花千坊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两栖类)——数据缺乏(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