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大桥是位於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一座跨江桥梁,于1958年10月19日动工建设,1960年6月15日主桥工程竣工,1960年10月1日通车。
大桥介绍
珠江大桥是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一座跨江桥梁,因跨越珠江而得名,大桥分为东桥及西桥,东桥由中山八路跨越珠江至大坦沙岛,长约336米,通航净高8.5米;西桥由大坦沙岛跨越珠江接广佛公路和芳村大道,长约415.5米,通航净高6米,桥宽23米,两桥距离为1.5公里,中间是一条双轨铁路-广三铁路,两侧为单线公路及人行路。建成以来,一直是广州通往粤西地区的必经之路,并且是芳村维一的陆路通道,自从珠江隧道、鹤洞大桥通车后,大桥的重要性逐渐降低,车辆可改行其它通道,市民更可乘搭地铁,但由于交通极为繁忙,大桥每天仍然是车水马龙。珠江大桥两旁已建新桥,机动车可以从新桥通过,旧桥不再让机动车进入,为非机动车和行人专用道。
历史
位于荔湾区西边的泮塘、大坦沙、滘口之间,有珠江东西两条支流,那里是广州通往西南的要道。1933年左右,被称作“南天王”的陈济棠统治广东时,曾着手在那里兴建一座桥,当时名叫“西南大桥”。可是经历几年,仅仅是筑起了四个桥墩就停工了。
上海花千坊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加强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联系,决定在大坦沙动工兴建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1958年,政府动员了万名民工,尤其是动员了广大的荔湾区人民,他们提出“家家无闲人”的口号,动员了千家万户的市民,投入了珠江大桥的建设行列,日夜奋战,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修起了一座横跨珠江两支流,全长500米,两岸引桥长达247米的大铁桥,从此打通了广州与西南地区的通道,加快了城乡的物资交流,大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这座大桥被命名为“珠江大桥”。1963年,在评选新羊城八景的活动中,由于珠江大桥象天上垂下的两条彩虹,跨在银光闪闪的两条珠江支流上,四周的田野一片翠绿。而入选新羊城八景之一“双桥烟雨”。
防撞系统
橡胶护弦
从广州市城建有关部门获悉,珠江大桥桥墩将加装防撞系统。
据城建部门介绍,市内各大桥梁至今都是安全的,但从历史记录来看,被船只碰撞得最多的就是有着47岁高龄的旧珠江大桥,为此市政部门现正启动珠江大桥加装防撞系统,投资高达400万。
位于广州市西部的珠江大桥是连接广三铁路和广州市区与珠江西岸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大桥由东西两桥联袂,东桥由中山八路跨珠江至大坦沙岛,西桥从大坦沙岛跨珠江接广佛公路与芳村大道。
旧珠江大桥始建于1958年10月,两年后建成通车。由于大桥下面水道属于市内重要航道,运沙船、运砖船过往频繁。因此,相对与珠江前航道的跨江桥(如海珠桥、人民桥),珠江大桥曾经多次遭到过往船只的碰撞,不少船只肇事后逃之夭夭。而且桥上也多次因汽车冲撞而频频受伤。
与此同时,珠江大桥两翼作为内环路广佛放射线工程新高架已经建成开通,车流比以往更加密集。鉴于九江大桥被撞事故的教训及珠江大桥过往的受伤记录,市政部门启动了珠江大桥加装防撞装置工程。据了解,广州市中心区交通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已经发出招标公告,计划在桥墩安装防撞装置,需要物料除了193吨钢结构以外,还包括给桥墩“穿上”橡胶护弦184个,28套防撞闪光灯等,总投入约400万元。
抗震抗风
据了解,年内启动的南沙凤凰一、二、三大桥都是广州市内的大项目,三座特大桥跨越水域宽阔,建成后将连接灵山半岛、横沥和珠江农常三座大桥设计均采用国际邀标的形式来决定,投资更是高达9.8个亿,实属罕见的城建大手笔投资。
虽然大桥至今还未动工,但是有关部门也启动了凤凰一、三桥抗震性能和抗风稳定性试验研究项目,重点解决桥梁与塔结合处连接方式研究和抗震性能分析,桥位处风速资料统计分析以及设计方案(包括施工期间)抗风性能分析及措施等,希望未雨绸缪确保大桥安全。
据了解,凤凰一桥主桥采用独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凤凰三桥主桥为中承式系杆斜拉钢混组合拱桥。这些类型的桥梁都有明显突出江面的建筑,相对容易遭受风吹、雷击。
频频被撞
2002年6月17日凌晨5时
珠江大桥西桥第四孔被一艘不明身份的船只撞坏,事后船只逃逸。两月后,桥上栏杆被严重撞落江面。
2003年3月2日晚10时
从南海小塘赶往和顺的一艘货船,由于珠江涨潮致船顶部撞进珠江大桥西桥第三孔(通航桥孔),撞脱了桥底的钢梁,船只被卡长达两个多小时,珠江西桥自西向东方向公路桥面被封近13个小时。据悉,这也是珠江大桥多次被撞后首次抓获撞击珠江大桥的肇事船只。
上海花千坊2003年6月14日下午5时
一艘货船由南向北行至珠江大桥,由于桅杆过高,卡到了桥的护栏边,将桥栏杆撞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