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东海之滨,洋洋大港......站在改革开放浪潮的前沿,昔日偏处一隅的海岛渔乡,已华丽蜕变为东海之滨一颗令世人瞩目的“海上明珠”。这就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大榭开发区。
上海花千坊1992年,借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东风,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信公司董事长荣毅仁先生两度视察宁波,提出整体开发大榭岛的战略设想;1993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由中信公司成片开发大榭岛,实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2012年7月,大榭开发建设主体由中信集团调整为宁波市政府。
开发建设20多年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等中央领导,以及省、市领导先后莅临大榭视察指导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全体大榭人艰苦创业,大榭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成为一座产业领先、经济突出、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海上新城”!这座仅有30.8平方公里的小岛,已经成为浙江省第1个财政收入超百亿的开发区,和全省单位面积投资规模及产出最高的开发区之一。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3亿元,同比增长9.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1亿元,工业总产值505.1亿元,同比增长6.2%,工业增加值103.1亿元,同比增长11.3%,进出口总额189.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6%。
开发建设以来,大榭依托深水岸线资源,找准产业发展定位,基本形成了“临港石化、港口物流、商贸服务”三大支柱产业。
大榭利用区位优势积极打造临港石化主导产业。以中海石油、万华化学、东华能源、韩国韩华、德国林德、香港招商局等为代表的一批世界“500强”和国内大型企业纷纷投资大榭。中海油大榭石化产业园、万华化学循环工业园、东华能源轻烃材料园等百亿临港产业园已初具规模,大榭已发展成为长三角重要的临港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另外保险箱、缸套、节能灯等地方传统产业的产量已经占据全国同行业30%的市场份额。
上海花千坊随着临港工业的崛起,大榭加快港口建设并积极发展港口物流和能源仓储产业。2003年,大榭口岸被批准为国家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开通了至东南亚、俄罗斯、美洲、澳洲等30余条国际航线。2011年,大榭港区正式成为全国第五个、全省第一个国际卫生港。目前,已建成各类生产型码头泊位4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21个。中石化45万吨级原油码头、中石油燃料油30万吨级油码头、关外5万吨级液化码头、招商国际集装箱码头均为全国同类最大型码头之一。全岛油品、化工品、液化气罐容和库容总量达到525万方;中石化原油中转基地、中石油燃料油储运基地、中海油油品仓储基地在大榭相继建成。2017年2月13日,世界级超大型油轮“泰欧”号靠泊亚洲最大原油码头——大榭实华45万吨级原油码头,再次刷新国内超大型油轮单艘次最高载货量记录。2016年,大榭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9000万吨,原油进口量2800万吨,已跻身全国大中型港口行列。大榭向亿吨大港的目标又迈进了坚实一步。
近年来,大榭充分发挥港口仓储资源,快速发展临港商贸服务业,使其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助推器。先后引进了三江购物、远大物产、中海油贸易、分众传媒等一批知名现代服务业企业,初步形成了以油品、化工品、煤炭、金属等大宗商品贸易为主,文化传媒、股权投资等新兴服务业构成的现代服务业体系。2016年,现代服务业收入1410亿元,同比增长6%。
大榭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效能管理”要求,初步建成环境优美的行政商务区,行政办公、口岸、金融、商务、酒店功能齐全。宜居宜业的居民生活区生活配套设施完善。投入巨资先后建成路、桥、水、电、气等一批重要基础设施,其中,第一座跨海大桥于2001年4月建成通车,总投资16.7亿元的第二座跨海大桥于2013年10月建成通车,大榭正式迈入“双桥”时代。
大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森林、绿地覆盖面积超过全区总面积的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5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保持全市第一。2015年,大榭成功跻身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在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大榭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加大民生社会事业投入,先后建成大榭中学、医院、体育馆、文艺馆、游泳馆。近几年持续推进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大榭剧院、图书馆、青少年宫、公共自行车等一批民生实事工程相继建成投用。大榭群众的幸福感、自豪感不断提升。
以管理体制调整为契机,大榭乘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宁波“港口经济圈”重大战略之东风,全面实施“三年攻坚、五年倍增”行动计划,全力建设“一岛两区三基地”:即全力打造具有大榭特色的“中国裕廊岛”,争创宁波港口经济圈的核心示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区,建成国际一流的临港产业基地、国家重要的能源中转基地、华东片大宗商品国际贸易基地,同时,以打造低碳能源国际贸易中心为目标,全面启动穿鼻岛开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