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日本人曾进行局部调查挖掘。1964~1965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和邯郸市赵王城文物保管所对宫城进行了调查与钻探。1970年以来对廓城进行调查钻探,同时配合工农业建设工程进行了局部的清理发掘工作。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邯郸之名初见于《春秋·谷梁传》,卫献公弟姬专逃到晋国,“织绚邯郸,终身不言卫”。《左传哀公四年传》(公元前491年)载有“九月赵鞅围邯郸,冬十月邯郸降”的记载。
邯郸城初属卫,后归晋,后归赵。今日遗存的邯郸故城,是赵敬侯平定公子朝作乱后,为赵国首都的。《庄子·秋水篇》所讲的卫国寿陵少年"邯郸学步,匍匐而归"的故事,两千多年来家喻户晓,它表明邯郸城在战国时期是城市。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邯郸,建王城于此,至公元前228年赵亡于秦,共经历了158年的繁华历史。赵王城的建筑布局,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初期都城建筑讲究对称的基本格局,对后世都城建筑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上海花千坊邯郸故城位于今河北省南部,西依太行,东临华北大平原,新都在旧邑南部的丘陵地带,环境险要,物产丰富。迁都前的邯郸,已是人口聚集,手工业和商业发达,能容纳和吸引各方宾客的城邑了。新都改在丘陵地带,目的是免遭水患。
赵王城建于赵国迁都邯郸前后,据记载,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把国都从中牟迁到邯郸,历经八王,共158年,至赵王迁八年(公元前228年)为秦国所占。公元前209年,秦将章邯攻赵王歇,下令“夷其城廓”,一代名都从此毁坏,以后逐渐变为废墟。这座古城遗址,经历了两千多年,至今仍雄伟壮观,它对于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初期都城布局和建筑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邯郸故城可分赵王城和大北城两部分。赵王城是宫城,呈品字形,由东城、西城和北城三个小城组成。西城的平面呈方形,周长5680米,四面城墙残高3至8米,墙基宽度不一,大多宽约30米,个别地段达40米,有的仅宽15-21米,东城的平面不如西城规整,北墙与西城的北墙衔接,方向一致;西墙即是西城的东墙;南墙比西城的南墙南移50多米;东墙有拐折,平面略呈缺角长方形,周长约4736米,东西宽处约926米,南北长处约1442米。北城的南墙由东城的北墙及西城的北墙的东段部分组成。西墙较直,北墙和东墙拐折较多,因此北城的平面呈不规则状,周长约5800米,东西宽处约1326米,南北长处约1557米。
郭城即大北城,位于宫城的东北,面积比赵王城大,平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宽约3200米,南北长约4800米,周长15400余米。
邯郸旧城的布局比较特别,宫城与郭城截然分开,而组成宫城的三个小城也彼此独立,宫城以西城为核心,东城和北城为郭城,此种布局形式为它们所独有。宫殿建筑集中在西城,城内有大小夯土台五座,一号夯土台大,南北长296米,东西宽267米,残高17米。一号夯土台以北有2号和3号夯土台基,加上城外9号夯土台基,形成南北向的中轴线,北墙西门东南附近有4号夯土台基。2号夯土台基以东约400米处有5号夯土台基,1号和2号夯土台基的西部有地下夯土建筑基址。2号和5号夯131土台基之间也有地下夯土建筑基址,5号夯土台基的东北部,东墙南门西南附近及南墙东门东北附近,也有地下夯土建筑基址。
上海花千坊东城的布局以6号(北将台)和7号(南将台)两座夯土台基构成南北的中轴线,7号夯土台基的北部和南部,都有地下夯土建筑基址,7号夯土台基西南有8号夯土台基及其西部的地下夯土建筑基址。北城城内只有西南部的10号夯土台基,与城外的夯土台基东西对峙。建筑规格是由西城至东城,再至北城逐渐降低。
赵王城之东北,有大北城,为当时的商业、手工业作坊区和居民区,城址已湮没,尚有插箭岭、照眉池、梳妆楼、铸箭炉等遗迹。
龙台是赵王城的主体建筑基址,是战国时期大的夯土台基,当年它是一组回廊环绕、重檐迭嶂、高耸入云的高大建筑。中国文学家刘邵在《赵都赋》中描绘了赵王城的盛况:“尔乃都城万雉,百里周回,九衢交错,三门旁开,层楼疏阁,连栋结阶。峙华爵以表甍,若翔凤之将飞,正殿俨其天造,朱棂赫以舒光。盘虬螭之蜿蜒,承雄虹之飞梁。结云阁于南宇,立丛台于少阳。”由此可以想见当年赵王城的恢弘气势。
大北城与宫城不相连,是一座独立的郭城。从城内已发现的生活用具、烧陶、冶铁、铸铜、制骨及制石器的手工业作坊遗迹来看,大北城是当时手工业作坊和商业区的中心,也是当时的居民区。宫城与郭城截然隔开,是出于王宫安全的考虑。
邯郸旧城没有发现防御设施,而布局本身就有防范的考虑。地下建筑基址也可能是为加强城门的防御而设置的。
习称赵王城,由西城、东城、北城组成,平面似品字形,位于今邯郸市西南4公里处,城内面积约505万平方米。
上海花千坊西城平面近方形,每边长1390米。四周城墙均存,宽20~30米,宽处达52米,残高3~8米,每面各有两门。城内地面保存夯土台5座,其中以中部偏南的“龙台”大,台基边长264~296米,残高16米。龙台及以北的2号、3号夯土台,构成南北中轴线,两侧地下残存夯筑基址多处。
东城略小,与西城仅隔一墙,平面近长方形,东西宽处926米,南北长1442米。四面城垣宽20~40米,残高2.8~6米,现存南1门,北2门。 城内偏西现存夯土台3座,以“南将台”、“北将台”规模较大,附近尚有地下夯筑基址多处,组成东城南北中轴线上的建筑群。北城位于北侧,平面不太规整,东西宽处1410米,南北长1520米。地上城墙仅存西墙南段,城墙宽30米左右,残高2~7米,现存南面3门,城内和城西各存夯土台1个。
城墙构筑是先在原生土以上垫土夯实后,再筑墙。夯窝密集,直径约4~6厘米。夯层厚6~8厘米。墙外侧下部壁面,收分约为11度,内侧为台阶式,每高2米左右内收1米,形成一层台阶,上铺筒、板瓦,现仅存下半部两层。墙上内侧每隔20米左右用陶制的排水槽构筑成斜坡式排水道。
城内夯土台基底部多为方形,四面呈台阶状,有的台阶上保存有建筑基址,如“龙台”近顶部的一层,宽15~30米,台面较平整。2号台的中腰东西两侧各发现两列南北向的柱础石。在将台等处也发现面平而不规整的柱础石及瓦片等。
上海花千坊廓城位于宫城东北。1970年发现。平面为不规整长方形,东西宽处3240米,南北长4880米。除西垣的“铸箭炉”、“梳妆楼”、“插箭岭”、“王郎城”等处有地面上断续的夯土墙以外,其余大部分都在地表以下0.2~8米的深处。城墙宽20~30米,残存高度0.3~10米。夯层明显匀称,厚7~10厘米。廓城西北有一小城,平面略呈梯形,上宽290米,下宽400米,南北长约700米。北面和西面有高大的夯土台。台的周围发现有大型础石和瓦片,互相连接为一组高大的建筑群。在今地面下4~9米深处,战国文化层和汉代文化层遍及全城。在部分战国文化层下,发现有春秋时期的遗物。中部偏东处战国文化层发现有炼铁、铸铜、烧陶、制骨和制石等作坊遗址和陶井遗迹。汉代文化层出土遗物也很丰富,并发现有铸钱、古井遗迹。
上海花千坊陶器多系泥质灰陶、火候高,质地硬,纹饰有绳纹、弦纹、云雷纹、米格纹,部分陶片有“邯亭”戳记。常见的有陶筒瓦、板瓦、瓦当、空心砖、排水槽、水管、豆、盆、罐和铁锛、货币、铜镞、石夯锤等。货币上铭文有“甘丹”、“明”、“白人”、“安阳”。
上海花千坊1961年建立赵王城文物保管所,负责赵邯郸故城的保护工作。
上海花千坊在曾经的岁月里,赵王城扮演了春秋战国历史上的重要角色,奠定了邯郸崛起成为秦汉时期中国五大都市的雄厚物质基础。赵王城里曾经上演过众多流传千古的故事:赵武灵王力排众议,大刀阔斧地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文臣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武将廉颇攻城野战,所向披靡……此外,毛遂自荐、联楚抗秦、围魏救赵、邯郸学步、将相和等历史典故也都发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