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话是怎么形成的
第一、东北方言在古东北地理构成的三个时期
中国古代虽以汉语言汉字为主体,但汉语言的各地域的发音和称谓也不尽相同。按杨雄所著《方言》中划分十二大方言区,东北属于“燕代方言区”。“燕曰幽州”,燕早在周武王灭殷商之前就起源于东北,号属“东夷”,“秦统一中国后,九夷完全同化于华夏族”。古代北燕朝鲜方言是汉语的一种方言。燕人活动区域很广,从燕山以东到辽东半岛到朝鲜半岛北部、松花江南岸,都是燕人活动的区域。1983年,考古队在二龙湖北岸发现一座燕城,从出土的绳纹陶器,确认是燕城址。人是语言的载体,方言的形成在于人的流动。经过两千年的艰苦历程,燕人不断与逐渐流入东北的齐、赵人融合,不同地域的语言既有输出,也有接纳,逐渐形成东北稳固的汉语方言第一时期。
第二、东北方言是东北四千年历史的活化石
东北方言是以四千多年来汉族土著的语言及汉字为基础的语言文化。沿着方言的来路去寻根,可以追溯到上古没有文字的时代。当时只有语言交流,没有文字,到后来虽有文字记载了语言,强化了记忆,由于文字普及得较慢,特别在边远的穷乡僻壤,语言很难与文字相对应。所以在上古时代民间有许多有音无字的语言。“这嘎达”就属于无确切文字的语言,“嘎达”、“砢碜(寒碜)”,“犄角”、“嘎啦(旮旯)”属于只可意会不可以文字言传之类。如“鬼道”,聪明,有智慧,很鲜明体现古文字的活用。“鬼道”与“神道”可以通用;再如“你起(读qie第三声)这嘎达”,本不识字的农民说这话时的意思是明白的,意思是“你起身离这里远点”,究竟用哪个字对应,“且”,按其动作意思可以和“起”相对应,但与“起”又有所不同,大有“离开”的意味;也有有字无音的,如“毽子”,本是汉代就有的玩具,只是东北方言用以借代,读“犍儿”。
最说明历史久远的一个方言,就是对小孩的称谓,江浙方言称小女孩为“囡”,小男孩为“囝”,而东北方言对小孩统称“小嘎”,女孩称“小尕”,男孩称“小玍”,按象形文字解释,人没留发之前称“小玍”,留发之后称“小生”,常叫“秃小子”,而“尕”则正像披一头秀发的女孩。而“尕”、“玍”恰是古文字,至少在汉代就有了。这个方言正是历史的活化石。
第三、东北方言是东北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大熔炉
有史以来,东北就是汉族与多民族共同开发、共同争夺生存空间的大舞台,开发与争夺的过程,就是语言交流与融合的过程。民族间的融合,第一是民俗与风俗的融合。随着风俗的融合,必然带来语言的融合。历史上汉族土著民与女真族、契丹族、扶余族、高句丽族,以及蒙古族、满族等的融和,这些融合体现在文化层次叠压的方言。在东北方言这块活化石的层面上,清晰地看到汉满风俗融合的痕迹,如“磨叽”源自满语。“干棒楞子”,意为清一色,吉林九台有其塔木乡,其塔木,满语站杆树,清一色枯干的树,就是干棒楞子。“疙瘩溜秋”,意为不光滑,有结节,大圆包,引申为“疙瘩话”。“嚼果(咕)”,好吃的精美的东西。不只是饽饽或水果,满族过年准备年嚼果。“摘你嘎拉哈”,由玩具引代。“靰鞡”,由达斡尔蒙语引申为鞋的称谓。“扎古”,这是借用于蒙古族语,本意是请医生看病,引申为打扮,装饰。
东北话有什么特点
1、生动形象性,由静态的语言,转化为动态的语言,将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语言。它的生动性来自于劳动,将许多非动性的词语都取动性表达。
2、东北方言有着巨大丰富性。
3、幽默感,东北人的语言中饱藏着“苦中作乐”的调侃、幽默、滑稽的歇后语、俏皮嗑、疙瘩话,经过游戏化、诗化处理。
4、东北话有个万能的“整”;栩栩如生的拟声词;严肃和浪漫的场合慎用东北话。
5、东北话接近于普通话,又区别于普通话;因为天气原因,东北每年只能种一季庄稼,农闲时间近半年,主要娱乐方式就是唠嗑。
东北话方言句子
1、赛脸——给点阳光就灿烂。例:你别塞脸,等回家收拾你。
2、妈另——蜻蜓。例:拍妈另去阿?外面老鼻子妈另了,满天飞。
3、嘛答——瞧不起人,用眼皮乜人。你嘛答谁?是说:你瞧不起谁?
4、得意——喜欢,爱。我得意你,是说:我爱你。
5、神神叨叨——比较神经质。
6、张斗——比较爱出风头。
7、杨得二正——精力不集中。例:好好听课,别杨得二正的。
8、哈拉子——比较多而且向下流的口水。例:哎哎!嘎哈呢,注意点,哈喇子都下来了。
9、半拉子——未成年的劳动力,只能顶半个成年人。例:你们家儿子多能干,往们家那个跟半拉似的。
10、鸡的睐——形容一个人生气的样子。例:你败说你两句就鸡的睐的,能能讲点理?
11、眼力价——形容一个人看人准不准,多指会不会来事儿。
12、才刚——刚才。例:我才刚媚听着阿!你重说。
13、恩那——是。例:别老恩呢恩呢的,提两句意见。
14、多钱儿了——几点了。例:瞅瞅表,多钱儿了?
15、下扇儿——男人在夸耀某某是自己的女情人时,常说:那是我的下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