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湖北非遗曲艺名录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文章编辑员35号 上传提供 评论 0

湖北省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湖北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鼓盆歌、汉川善书、湖北评书、湖北大鼓、湖北小曲、说鼓子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湖北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湖北省国家级非遗之曲艺项目名单
编号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项目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Ⅴ-32 鼓盆歌 曲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湖北省荆州市 荆州市群众艺术馆(荆州市艺术研究所)
Ⅴ-33 汉川善书 曲艺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湖北省汉川市 汉川市文化馆
Ⅴ-58 湖北评书 曲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湖北省武汉市 武汉说唱团有限责任公司
Ⅴ-61 湖北大鼓 曲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湖北省武汉市 武汉说唱团有限责任公司
Ⅴ-61 湖北大鼓 曲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湖北省团风县 团风县文化馆(团凤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Ⅴ-70 湖北小曲 曲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湖北省武汉市 武汉说唱团有限责任公司
Ⅴ-71 南曲 曲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化馆
Ⅴ-74 恩施扬琴 曲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湖北省恩施市 恩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
Ⅴ-86 说鼓子 曲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湖北省公安县 公安县文化馆
Ⅴ-86 说鼓子 曲艺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湖北省松滋市 松滋市群众艺术馆(松滋市京剧团、松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Ⅴ-106 三棒鼓 曲艺 2011(第三批) 新增项目 湖北省宣恩县 宣恩县群众文化馆
Ⅴ-123 跳三鼓 曲艺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湖北省石首市 石首市群众艺术馆
Ⅴ-137 天门渔鼓 曲艺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湖北省天门市

声明:以上湖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曲艺项目名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文章仅供参考,最新数据以官媒发布的为准。

湖北省国家级非遗之曲艺项目介绍
鼓盆歌是一种中国湖北地区非常古老的传统曲艺形式,源于中国古代丧礼上"扑一个盆子当鼓打,唱歌陪丧家"的传统民俗活动,故又俗称"丧鼓"、"丧鼓歌"和"打鼓闹丧",其具体的形成年代已无法确考。鼓盆歌流传于江汉平原的沙市、荆州、江陵一带,其表演形式通常为一人或二人自击鼓板独唱或对唱。民间演出时热心的听众也可参与帮腔,即在每段唱词的开头和结尾一起齐唱,也有一人无伴奏的清唱形式;另外,鼓盆歌也是指关于庄子的一则典故。2006年,鼓盆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湖北大鼓原称“鼓书”、“打鼓说书”、“打鼓京腔”、“说善书”等,是一门以说、唱为主的曲艺形式,是湖北四大地方曲艺之一。湖北大鼓可以一人说唱、也可以二人对口唱或者多人群口唱等,并有二胡、三弦等乐器伴奏。代表曲目有《花和尚》《罗成代嫁》《滴血成亲》《四下河南》《反唐》《征东》《南京》《北京》等。湖北大鼓是流行于湖北武汉、孝感、黄冈一带的说唱艺术。2008年6月7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61。 【 详细>>】
三棒鼓是广泛流传于重庆酉阳、湖南湘西龙山县永顺县以及张家界和湖北沔阳、天门一带和鄂西南恩施州等武陵山区一带的一种曲艺走唱形式。三棒鼓源于唐代的三杖鼓。明人沈德符在《顾曲杂言》里已记载了三棒鼓在万历年间的演出情况。清末与凤阳花鼓合流,流传渐广。为谋生计,沔阳、天门一带的人们背井离乡,浪迹天涯,到中欧,到东南亚,走到哪里,唱到哪里,他们被称之谓“中国的吉卜赛人”。除东北地区外,全国各地都可以找到它的踪迹,并随艺人流传到英、法、意、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数十个国家。 【 详细>>】
湖北评书是湖北省的传统说唱艺术。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作为一种独立的说书品种,大约形成于清代初期。许多渠道的资料证明,评书虽然是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但其艺人来源却多为“唱曲”的转行。相传形成于北京的评书艺术,其第一代艺人王鸿兴,原来就是表演一种叫做“弦子书”的“说唱”艺人;至20世纪初叶,又有许多北方乡村表演“西河大鼓”和“东北大鼓”的“说唱”艺人进入城市后,纷纷改说评书。这是中国曲艺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 详细>>】
湖北渔鼓原称沔阳渔鼓,是湖北地区的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最广、群众熟悉和喜爱的曲艺走唱形式。沔阳渔鼓职业艺人代代相传,并有丰富的传统曲目和唱腔,1940年前后,盛行于鄂中江汉平原地区。1952年以后,沔阳渔鼓演唱活动遍及全省,1958年改名为湖北渔鼓。长期以来,各地仍沿用沔阳话演唱,保持着浓厚的民间乡土气息。 它以粗犷、高亢的唱腔,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汉族民间艺术史上颇负盛名。 【 详细>>】
汉川善书是湖北省一种说唱结合的传统曲艺曲种。自清乾隆年间形成曲艺形式以来,已有260年的历史,曾盛行于湖北全省、河南开封、四川乐山和湖南大部。至今,唯湖北省汉川市的善书艺人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曲种。俗称宣讲善书。因艺人常用"未开言来,泪流满面"开场,故民间戏称其为"未开言"。2006年0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湖北小曲是湖北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由“汉滩小曲”和“天沔小曲”组成。汉滩小曲又称“汉口滩小曲”、“外江小曲”,主要流行于湖北境内的汉口、沙市、宜昌等大中城市,以坐唱折子戏为主。天沔小曲也叫“内河小曲”,主要流行于汉水沿岸湖北境内的天门、潜江、沔阳、汉阳、汉川等县镇及农村,以敲碟子演唱传统民间小调著称。2008年6月7日,湖北省武汉市申报的“湖北小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恩施扬琴,又名恩施丝弦,清朝后期以湘剧、南剧、楚调和民间小调、器乐曲牌经文人、乐师揉合而成。主要流行于恩施、咸丰、宣恩、来凤、利川等地,属湖北地方民间小曲中重要曲种之一。恩施扬琴,亦称恩施丝弦。流播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咸丰、利川、来凤、宣恩等县,但发于何地,源于何时,无文字可考,艺人众说纷纭。2008年6月7日,湖北省恩施市申报的“恩施扬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南戏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早成熟的戏剧类型,北宋末年至明朝初年(12世纪~14世纪)流行于中国南方,为区别同时代的“北曲杂剧”,后人称之为南曲戏文、温州南戏或戏文。南曲在五峰大部分地区都流行,原16个乡镇,除县城所在地、采花、牛庄、后河、湾潭以外,其余 11个乡镇都有分布。其中,渔洋关、蒿坪、长乐坪、白鹿庄、谢家坪、红渔坪、水浕司、付家堰是主要流行区,盛行一时。2008年6月7日,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申报的“南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说鼓子又称荆州说鼓,是一种湖北省的传统曲艺曲种,以说为主,说中带唱,击鼓说书,用唢呐伴奏的传统民间曲艺形式。流行于松滋、公安、石首、监利等地。老辈艺人认为“说鼓子”是由元、明“词话” 衍变而来。主要流行于湖北荆州地区的石首、松滋、公安、监利等县。说鼓子湖北曲种,又名“荆州说鼓”。2008年6月7日,湖北省公安县、松滋市联合申报的“说鼓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相关推荐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有哪些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世界文化遗产的数量能够反映某地区、某国家的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与深厚程度,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能被世界瞩目,还能被更好地保护传承。那么中国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呢?一起来看下吧!
湖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湖北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代表文化有楚文化、屈家岭文化、青铜文化、漆器文化等,那么湖北有哪些非遗项目呢?maigoo网编辑盘点了湖北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独特的民间文学屈原传说、汉族传统音乐武当山宫观道乐、韵味丰厚的黄梅戏,还有汉剧、湖北评书、武当武术、湖北大鼓、湖北小曲,荆州花鼓戏、楚剧等,下面一起来了解湖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北省 ★★★
2.4万+ 91
【中国非遗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民俗项目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中国有很多的传统民俗,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民俗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民俗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民俗名单,包括春节等传统节日、泼水节等少数民族节日、黄帝陵祭典、祭孔大典、壮族歌圩、秦淮灯会、回族服饰、蚕桑习俗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体育、游艺、杂技项目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体育、游艺、杂技名单,包括蹴鞠、赛龙舟、十八般武艺、马戏、幻术、太极拳、围棋、咏春拳、口技、八卦掌等。
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代表项目 武汉有哪些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汉是一座有着3500多年历史的城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厚,截至2022年8月,武汉拥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16项,其中国家级19项、省级72项,那么,武汉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就为盘点了武汉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汉剧、湖北评书、湖北大鼓、湖北小曲、楚剧、汉绣、蔡林记热干面制作技艺、武汉木雕船模、汉阳归元庙会等武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一起来看看武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