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锉花
锉花又称锉花样,流星于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和苗、汉杂居的一些地区。锉花有一套独特的工艺,一件花样要经过花稿、表糊、穿针、加固、刻锉、揭张等多种程序。它作为刺绣的底样,在服饰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锉纸花样有胸花、袖口话、脚口花、裙边花、帽花、鞋花等。
2、剪纸
剪纸在湖南农村应用很广,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服饰居住、文艺游戏和祭祀祈福等多项民俗均离不开剪纸,几乎贯穿于每一项民俗活动之中。民间司剪纸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生活带来了重要情趣。
1、造型特点
早在人类的原始社会时期就创造了复合型造型。在湖南民间剪纸中办不不乏其例。如《观音坐莲》中的观音和"善才"、"龙女"两童子,都只有上半个身子,下半身都与道菲花复合一体。这一方面与佛教有关,另一方面这种异于凡人的图形很自然的显示了观音的神格。《郝官》上半身为人形下半身为飞鸟,生动了显示了这位来往于凡界和冥界的仙人形象,《大鹏金翅鸟》则是人面鸟嚎像、鸟爪、人身鸟翼,是赋予了人格的神鸟。至于在湘西锉花中蝴蝶与佛手、桃,鸟与佛手、桃,鸟与与石榴同构的复合型图案就更加普遍了。对称型造型是剪纸工艺局限下形成的一种独特艺术语言。湖南民间真剪纸较多的采用这一手法。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广为流传的团花、花瓶、花篮剪纸,在湖南民间剪纸中占有较大比重,很能反映其风格中质朴庄重的一面。
2、总体风格
南国楚地的巫官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古书上也有众多记载。实用于楚地民间察祀的剪纸也必然打上浓厚巫风的印记。在古老的楚文化艺术中,表现最多的是龙、凤形象,楚文化下的艺术作品都将龙凤的描绘赋予了神灵的色彩。在湖南民间剪纸中,关于龙的题材不胜枚举,诸如"蛟龙出海"、"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龙舞太极"等。人们或将龙的形象视为至高无上的崇拜物,以龙寓意吉祥幸福,或寓意升迁或得第,或是表现民间乌龙等的群众性活动。凤的形象源于"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凤凰作为一种文化观念的象象征是多种神话传说综合出来的神鸟。人们信奉它为"至真、至美、至善"的象征。以凤凰为题材的作品如"凤凰牡丹"、"丹凤朝阳"、百鸟朝凤"以及龙凤组合的"龙凤呈祥"等等,这不仅源于凤的婀娜多多姿,更是因为楚人将其视为至高无上的崇拜物,幸福与美好的象征。
3、色彩搭配
湖南民间剪纸另一特色就是风格缤纷,各尽其美。从湘西锉花来看,总体风格具有线条流畅、灵活自如、玲珑俏丽等特色,但是细细品味,作品却各有其韵味。除挫花外,剪纸更是风格各有不同。如湘中一些地区善剪团花,题材以吉祥花鸟纹样为主,风格婉转灵秀;而洞庭湖流域的剪纸善表现人物活动,构图多变,画面对比强烈;长沙望城一代剪纸则讲求对称、均衡,注重装饰效果。
剪纸(踏虎凿花),湖南省泸溪县传统美术,是泸溪县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因起源于踏虎村而得名,其源于苗族服饰的纹样蓝本,主要用刻刀凿制完成。踏虎凿花不仅应用于服饰装饰,还广泛出现在苗族地区的各种祭祀和婚丧仪式之中,它受盘瓠图腾崇拜和苗巫鬼文化的影响,带着神秘的色彩渗透到苗族生活的方方面面。踏虎凿花刀法细腻、线条流畅、作品精巧、花样繁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剪纸(梅山剪纸),以梅山文化为底蕴的在湖南益阳安化地区流行的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总称,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在传统生活中它主要表现在:祭祀活动、婚礼庆典、重大节日、寿诞、生育、鞋花样、生活装饰、生活娱乐(影子戏)这些方面,梅山剪纸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是当地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域特征,是梅山民俗活动中最亮丽的色彩
岳州剪纸流行于岳阳县及湘鄂赣毗邻县市,在古老的剪纸纹样基础上,以意念造型,开始了大胆地想象和艺术探索,有了从简单的剪花到复杂的花样剪纸作品呈现,再从剪影到人物肖像剪纸作品呈现,更增加了风景类、建筑类、花鸟类等影像类剪纸作品的呈现,好像一切都有了生命、有了灵性。
上海花千坊望城剪纸是长沙地区流传盛广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既无画稿,又无蓝本,全凭艺人头脑的想象构思,信手剪出各种人物、花卉,鸟鲁等图案,造型棚栩如生,刀刀联结,浑然一体,给人以美的感受。望城剪纸富有楚文化特色,造型古朴.线条流畅,动态感强,生活情趣浓郁,望城民间剪纸艺人,能工巧匠辈出,各具不同风格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享誉国内外。
2008年6月7日,剪纸(踏虎凿花)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Ⅶ-16。
2021年5月24日,剪纸(梅山剪纸)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19年1月30日,岳州剪纸经岳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1年12月3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湘中剪纸被列入湖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
2021年12月3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辰州剪纸被列入湖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
剪纸是湖南民间美术最为普及,最受人民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湖南民间剪纸与全国各地的剪纸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已经发现和运用了以影像作为形象标记的艺术手法,并继而创造了在各种材料上镂刻、透空的艺术语言。这在诸多的原始社会的彩陶、岩画、青铜器等作品上都有体现。民间剪纸与之在造型方式上和外部特征上都有明显的一致性,充分说明他们之间的延续性。
湖南是发明造纸术的地方,便为剪纸的产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剪纸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正是因为它依附于民俗得以长期流传而不至被历史湮灭。在湖南的一些地方志中都能寻觅到剪纸在民俗活动中的踪迹。到了清代末年,民间剪纸几乎处处可见,1986年在望城县境内曾搜集到两本清代末年夏杨氏前辈留下的手摹《剪纸谱》,这为民间剪纸的传承提供了实物依据。